明熹宗22岁逝世,弟弟朱由检继位后,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?
天启七年那会儿,明朝的第十五代皇帝朱由校因为不小心掉到水里,得了重病。没过多久,他就快撑不住了。在他快死的时候,他让弟弟朱由检当上了皇帝,还特意嘱咐:“你皇嫂啊,她服侍了我七年,总是劝我要做好皇帝,我听了她的话学到了很多。她以后一个人住会很孤单,你可得好好照顾她!”
说完了这些,这位被称作“木匠皇帝”的人就离世了。
朱由检当上皇帝后,也就是崇祯皇帝,那他到底有没有按哥哥说的,好好照顾那年才21岁的嫂子呢?那皇后到底有啥特别的,能让那个平时不咋管国家大事,只爱雕刻的“木匠皇帝”都念念不忘呢?
【木匠皇帝,不思朝政】
咱们聊聊这事儿,得从朱由校这个人开始说起。
朱由校啊,他是明光宗的儿子。在他们家,朱由校他爸还没当上皇帝那会儿,生活挺艰难的,过得不太如意。
明光宗不受他爹明神宗待见,这让朱由校和他弟弟朱由检从小就活在怕怕里。帝王家里就这样,要是不受宠或者没权力,就老觉得心里不踏实。
等了那么久,老爸终于登基成了皇帝,结果没多久就遇上“红丸案”,老爹明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皇帝就过世了。朱由校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,突然就被推上了皇位,然后改年号为天启,他也就是后来的明熹宗了。
那时候他,治国经验基本没有,还对国家大事完全不感兴趣。这就让有些人趁机插手了朝政,搞得国家一团糟,老百姓也跟着遭殃。这其中,最坏的就要数魏忠贤和客氏了。
魏忠贤跟朱由校关系老好了,朱由校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认识他。魏忠贤啊,以前就是个普通老百姓,没啥大本事。后来朱由校当了皇帝,他觉得处理朝政好烦啊,又不想交给不认识的人,就想到了魏忠贤,就让他当了管朝廷文件的大官,叫司礼监秉笔太监。
魏忠贤这家伙,他不想着好好为国家做贡献,就想着怎么扩张自己的势力,捞取更大的权力。
起初,他和那个把皇帝养大的李选侍一起掌控朝政,结果遭到了东林党人左光斗和杨涟他们的强烈反对和弹劾。最后,明熹宗没办法,只好把李选侍赶出了皇宫。
李选侍不在了,魏忠贤觉得自己搞不定东林党人,就像少了只手。他就想到了客氏,觉得她或许能帮上忙。
魏忠贤能搞乱朝廷,其实跟客氏有挺大关系的。
客氏啊,她是朱由校的奶妈,朱由校对她可是特别的亲。
朱由校啊,小时候生活就不太安稳,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他对身边人特别依赖,后来他爹走了,他当了皇帝,就更想抓住那些曾经陪着他的人。所以啊,客氏就得到了他的特别信任。
史书上说啊,客氏长得特别妖艳,但其实就是个狠角色,心狠手辣。她呀,性格还特别放荡。等明熹宗长大了,就被她迷得团团转,跟她有了不正当的关系。
这些事不是瞎说的,明熹宗特别喜欢吃客氏做的饭,而客氏呢,经常偷偷在饭菜里加些壮阳的东西。再加上她性格比较开放,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两有点啥关系。
明熹宗嘛,他从小就活在一个挺吓人的环境里。所以嘛,他后来对身边那漂亮姑娘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感情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毕竟环境对人影响挺大的嘛。
明熹宗知道跟奶娘有感情不太对劲,所以他就想了个办法,把奶娘客氏和魏忠贤凑成一对,让他们假扮夫妻,这样别人就不会说闲话了。
魏忠贤因为有客氏撑腰,再加上明熹宗这皇帝成天不操心朝政,就爱搞雕刻,简直就是“木匠皇帝”。这样一来,魏忠贤就趁机跟客氏一起搅乱朝廷,搞得一团糟。
明朝后来为啥会垮掉呢?其实啊,除了之前几代留下的烂摊子,那两个人干的坏事也是个大问题。
【阉党当道,女子干政】
没张皇后前,客氏在朝廷里的地位那可是高到没谁了,没人能跟她比。
尽管名义上她和魏忠贤是夫妻,但她特别地被准许住在咸安宫。实际上,是她来照料皇帝的吃喝拉撒。明熹宗还特地封她为“奉圣夫人”。
明熹宗对那些宫里的豪华美食完全不感兴趣,他就喜欢客氏做的饭菜,他觉得那就是“家的味道”。
明熹宗有空的时候,客氏总在他身边,陪他赏花看月亮。客氏过生日,明熹宗一定会亲自去庆祝,送的礼物也很大方,他还让客氏随时能回家看看。
明熹宗对她可是超级大方,啥特权都愿意给她。
客氏在宫里可风光了,啥好事都让她占尽了,她就像那毒辣的蛇蝎美女。皇帝的宠爱让她更是不得了,啥都敢做,想干啥就干啥。
客氏每次出门都打扮得特漂亮,在宫里她就坐小轿子,一出宫门就换八抬大轿,身边还有一大帮护卫跟着。
每次她出现,宫里的太监和官员们都会跪下,表达对她的敬意。跪的时候,他们还会用各种好听的词来夸她,对她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,比如“太夫人”、“圣太太”还有“千岁夫人”等等。
回到家,客氏就嚣张得不得了,家奴们都得管她叫“九千岁老太太”,每天都得给她请安,还得说“千岁,千千岁”。
明熹宗对朝政没啥兴趣,他总爱玩木匠活。客氏和魏忠贤这俩人,就趁机搞鬼,趁着明熹宗玩得起劲时,让魏忠贤读奏折给他听。明熹宗听了就烦,总说:“你们自己看着办吧!”
魏忠贤和客氏这俩人,为了自己,可是不择手段啊。他们到处排挤那些反对自己的人,连朝廷里很多忠诚爱国的好官都遭了他们的毒手。
说到陷害大臣,客氏那手段可比魏忠贤狠多了,人家常说“最毒不过妇人心”,这话放在她身上简直没跑。她就像个蛇蝎美人,魏忠贤跟她比起来,都显得温柔多了。
魏忠贤一开始就是跟着宦官王安混的,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小角色。
王安,这位宦官可不简单,他可是明朝时候出了名的忠臣。在明光宗那会儿,他就开始辅佐先皇了,后来明熹宗也特看重他。不过啊,人上了年纪,跟皇帝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,跟明熹宗就慢慢没那么亲近了。
明熹宗想让王安当司礼监秉笔太监,但王安按规矩推掉了。没想到,客氏悄悄给明熹宗说了几句,结果明熹宗就准了王安的辞职。接着,魏忠贤和其他人一起告状,说王安坏话。最后,王安被贬到南海子当净军去了。
客氏还是不放心,她让魏忠贤动手解决王安。魏忠贤心里有点犹豫,毕竟王安以前对他挺好的。但客氏冷冷地说:“咱俩跟李选侍比,谁强?连李选侍都被王安逼走了,你敢不处理掉这隐患?”
魏忠贤听完这话,心里头一狠,立马派人把王安给杀了,这下客氏才算是满意了。
明熹宗对这些事可没放心上,他整天就忙着自己的木匠活,雕刻得可高兴了。
明朝那会儿啊,宦官和女人都手握大权,搞得国家快不行了,看起来是要完蛋的兆头。
【海选艳后,唯一能跟客氏对抗的人】
客氏和魏忠贤这俩家伙搞乱国家,就没人敢站出来跟他们斗一斗吗?
那倒是,但客氏在明熹宗面前特别受宠,明熹宗总是让魏忠贤替他处理政事,就像说“你们去弄吧”。结果呢,他俩常常背着大家假传圣旨,害死了好多反对他们的大臣,像王安和那些东林党人就是被他们这样害死的。
时间久了,这两个人可是越来越有出息了,真的可以说是混得风生水起。
在那些嚷嚷着要弹劾魏忠贤和客氏的人里,有个人特别牛,他不但没被搞死,还老劝皇上“多跟好人玩,别理坏人”。
这位就是张嫣,咱们口中的张皇后,厉害得很!
朱由校最疼两个女人,一个是他的特别知己客氏,另一个就是他的爱妻张皇后。这俩人儿对他都挺重要。
天启元年啊,皇帝朱由校年纪到了,得找个媳妇了。他就跟全国说,要在民间挑一挑,看看哪个13到16岁的姑娘适合当皇后。这可得好好选啊!
海选可真热闹,五千多漂亮小姐姐都参加了,最后就选出了三个,张嫣就是其中之一呢!
三个女孩最后都站在了明熹宗面前。当时张嫣才十五岁,个子高挑,身材曲线优美,长得特别好看,气质还特别独特。明熹宗一眼就看上了她,直接选她当皇后。另外两位女孩,明熹宗也收为妃子啦。
张嫣当上皇后啦,她可是个有原则、有品德的人,一看就有那种母仪天下的范儿。她特别看不惯魏忠贤和皇上的乳母客氏在朝廷里搞小动作、陷害大臣的行为,觉得这简直就是不要脸的行为。
她总是跑到明熹宗那儿去说那两个人的坏话,时间长了,客氏就开始对张皇后有意见了。
张皇后可不是个好惹的,客氏曾经想挑衅她,结果被张皇后用皇后的权威给压下去了,还亲自收拾了她一顿。
魏忠贤和客氏越来越想对付张皇后了。他们让人散播谣言,说张皇后不是张国纪亲生的,其实是死刑犯的女儿。如果这谣言被当真了,那张皇后就是犯了欺君之罪,到时候他俩就有机会搞垮她了。
明熹宗这回没犯傻,他立马下命令要查那些造谣的人,想给魏忠贤那些阉党点颜色看看。
这皇后可真是个特别的人。除了劝皇上,她对自己也有高要求。不忙的时候,她还看史书来提升自己呢。
有一次,明熹宗跑去找张皇后,看见她正埋头看书,就随口问了句:“你在看啥书呢?”
张皇后直接告诉说:“这本书讲的是赵高的故事,叫《赵高传》。”
明熹宗听完,心里明白她话里有话,但他只是笑了笑,没再多说什么,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。
按照老规矩,皇帝的女人是不该管政事的,她们平常看的书都是教她们怎么做好女人的,比如《女诫》。可张皇后却读了《赵高传》,这书可不是她该看的。她这么做,就是想告诉明熹宗:得防着点魏忠贤,这家伙跟赵高一样,心里藏着坏主意!
明熹宗微微一笑,心里其实明白张皇后的意思,但就是没法明说。对他来说,客氏就像亲人一样重要,而张皇后又是他的爱妻,怎么选都为难。所以他就这么笑笑,假装啥都不知道。
【临死之前,朱由校对张皇后充满歉意】
明熹宗这家伙啊,他故意不插手,让张皇后和客氏两人斗来斗去,谁也占不了便宜。他觉得这样挺好,自己也没啥大志向,就图个安稳呗。
不过,客氏和魏忠贤可不这么想。他们俩呀,对权力那是上瘾了,想得也远。他们觉得,张皇后那么正直,以后她要是生了儿子当皇帝,她成了皇太后,那他们哪还有活路啊?
客氏和魏忠贤有那想法也正常,毕竟明熹宗太偏爱张皇后了,要是她生下皇子,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,他俩当然不想看到这种结果了。
天启三年,张皇后肚子有了动静,明熹宗乐坏了。可这事儿把魏忠贤和客氏急得团团转,他们想尽了办法,就想把张皇后肚子里的孩子给整没了。
张皇后怀孕后腰老疼,她就找了个按摩师,每天来给她揉揉,减轻点痛。
客氏马上想到了个办法,她让魏忠贤去找按摩师,让按摩师在给张皇后按摩腰的时候,偷偷动了点手脚。结果,张皇后不仅流产了,后来还生不出孩子了。
客氏这回可是爽翻了,总算把之前被张皇后收拾的那口气给出了。
魏忠贤和客氏担心其他皇子一旦登基,他们的权力会受影响。所以,他们暗中想办法对其他皇子不利,想要除掉他们。
明熹宗这一生,生了三个娃,但都不幸,要么没保住,要么早早就没了。你说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巧合?这背后的原因,想想都明白。
看到皇子去世,魏忠贤和客氏给皇帝推荐了所谓的“养女”,想让他们生个皇子。但明熹宗有了张皇后后,对其他美女就不感兴趣了,这些推荐的美女也都没能生出皇子。
哎呀,天启七年一到,那客氏和魏忠贤的霉运也到了,报应终于找上门来了。
这一年,明熹宗不小心掉水里了,病得越来越重。魏忠贤和客氏趁机捣乱,弄了些怀孕的宫女进后宫,说她们怀的是皇上的孩子,想让皇上挑个当继承人。
张皇后那么聪明,这点小聪明怎么可能瞒得过她?
她发现了那两个家伙的诡计,还一直劝明熹宗。最后,明熹宗决定把皇位传给他弟弟朱由检。在他临终前,他还特别叮嘱说:“一定要好好照顾张氏!”
明熹宗在朝政上确实有些不清不楚,但他未必就真那么笨。想想看,他连续三个孩子都早早没了,这哪能是简单的巧合呢?
这事儿一想就明白,绝对是客氏和魏忠贤在背后捣鬼。他快不行的时候,心里还惦记着张皇后,就是因为这个。
他没能给张氏讨个公道,不是因为不爱她,而是心里头有愧。客氏害死了张氏的孩子,但他念及旧情,没法儿站出来说话。临终前对弟弟说的话,更像是想弥补点什么。
那后来朱由检是怎么对张氏的呢?大家想知道吗?
朱由检当上皇帝后,成了明思宗,还改了个年号为崇祯。他呀,一直记着他皇兄临终前的话,从来没忘过!
他先把魏忠贤给收拾了,然后又狠狠地处罚了客氏。对于皇嫂张皇后,他可是尊敬得很,从来没有做出啥不尊重的事儿。那些说他们俩有私情的传闻,都是瞎编的,千万别信。
崇祯帝在位那些年,他可是拼了命地治理国家,勤奋工作,为人正直。对国家的大事小情都特别上心。生活上,他更是节俭得不得了,整个宫里都很少见他摆宴玩乐。
真的很难想象,那么一位好心的皇帝,居然会做出对不起自己皇嫂的事情。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。
崇祯帝呀,可以说是明朝里最不走运的皇帝了。
虽然他努力治理国家,但明朝之前积累的问题实在太多了。他继位时,国家都快撑不住了。加上自然灾害和瘟疫不断,农民们纷纷起义。外面还有清兵和辽国虎视眈眈。最后,他实在是没办法了,国家还是没能保住。
李自成打进皇宫前,崇祯皇帝就自己上吊死了。张皇后听到消息后,也对着崇祯皇帝的宫殿拜了几拜,然后也选择了自尽。
崇祯帝呢,他始终记得他哥哥的嘱咐,好好对待张皇后。但说实话,他这事儿没办得漂亮,最后他和张皇后都没个好结果。
其实啊,不是他没能力,只能说在那种乱糟糟的时代里,不管是朱由检还是张皇后,他们都显得太不起眼了。